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史资料
义安史话 ▏远去的轿行会馆
发布时间:2022-12-20 来源:王先锋 被阅览数:
讲好义安故事,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我给读者朋友们讲述旧时顺安轿行、会馆的故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千年古镇顺安,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据史料记载,早在前清时期,轿行就兴盛于顺安。到了1927年,顺安镇上的轿行,规模较大的有4家,即顺安街上李华林开的轿行,三官殿符孝山开的轿行,拐棍头福涛开的轿行,杨家岩李长发开的“三元楼”。4家轿行中,李华林和李长发开的轿行历史长、规模大。李长发开的“三元楼”,拥有大小轿10多乘,轿夫30多人,“三元楼”内设浴室、客栈、赌场,生意兴隆得很。
相传,旧时的顺安轿行,属于一种民营性质的服务行业,由行主出钱、出工具,轿夫出力。轿行无需纳税。
顺安轿行备有大轿、小轿2种,供租用。大轿分为官轿、喜轿2种,结构精巧,丽然美观,乘坐舒适。
官轿:轿身支架用藤扎贵竹,外壳用薄篾编织成回方,涂有油漆。轿高约1.6米,宽约0.8米,进深约0.9米,如同一座长四方形的小亭子。轿盖呈“钹”形,四周有网形络缨下垂,顶部形如“塔刹”状,四角微翘,并悬挂玉佩4只,垂有1尺多长丝绦。轿门可锁,轿后有的还画有太极八卦图,上插3根放射式小金箭,微仰轿后,形同匾额。


官轿(网上下载)
官轿内装饰:两旁对开小窗两扇,嵌有绿色玻璃,内掩有粉红色绸幔,外罩有绿纱轿衣,抬时用红漆轿杠。
喜轿:结构和装饰与官轿差不多,但有3处不尽相同。第1处是轿的顶部不是形同“塔刹”状,而是改用荷花灯一盏,四角4盏,夜间亮火;第2处是喜轿门贴有对联,上联男方出,下联女方对;第3处是喜轿前后悬挂着4只金喜大红灯笼。


喜轿(网上下载)
大轿:规格高,派头大,一般的需要4个轿夫抬。七品以上官员乘坐的大轿,需要8个轿夫抬,就是人们常说的“八抬大轿”。被抬的人,感觉爽歪歪。


八抬大轿(网上下载)
小轿:亦称青布小轿,结构简单,多为民间普通人租用。轿身较小,有轿盖,没有“塔刹”状顶,没有油漆外壳,也没有门窗。蓝黑布作外罩轿衣,抬时只需2个轿夫。小轿远比不上官轿,坐在上面的人,一丝半点的派头都没有,那感觉比走路好不到哪儿去。
顺安轿行,是分等级出租轿座的。按里程收费,行主和轿夫各得一半。
喜轿租赁:迎娶新娘,到轿行租用喜轿,轿行便配大轿一乘,小轿两乘。力资按每天每人每华里大洋1角计算,超过60华里增加一倍,不足30华里,也按30华里收费。
官方用轿:一般只租小轿,力资按天每人大洋3角计算,超过里程,按喜轿租赁标准收费。对打差用轿,行主不收租金。
一般租用:租用的小轿,力资等也与租赁喜轿规定相同。
此外,顺安轿行还兼营送葬出殡业务,备有一丈多长抬棺用的木龙杠。木龙杠大头雕有龙头,小头雕有龙尾。所得收入,三七开,行主得三成,轿夫得七成。送葬出殡的力资,也按租赁喜轿规定收费。
轿夫出勤,由行主按花名册顺序点派,轮班周转,如有误班,轿行不补派。如果轿行当天没有接到业务,轿夫就可以外出自找别的活做。租主犒赏轿夫的喜酒、喜钱、红纸包什么的,不是见财有份,而是全归轿夫所有,行主无份,这是祖师爷定下来的行规铁律,无人敢违。轿夫送租主到目的地后,就可以走人。如果当天轿夫不能返回,伙食自理。如遇开明租主,会供轿夫伙食的。
抗战期间,顺安轿行全部倒闭,最终绝迹。
据史料记载,旧时,顺安水陆交通便利,港口繁荣,方圆几十里的货物在此集散,自古是重镇。随着市场扩大,人口与日俱增,角逐相争日趋激烈,以致旅居顺安的商贾,乡谊情感油然而生,渴望同乡成帮,以求伸张公理、不受欺凌、保障经营、安居乐业。
从清朝光绪年间起,旅居顺安的外乡人,相继组织同乡会,各自建起自己的会馆和活动场所,并拥有会产。此后,顺安会馆迅速发展起来,高峰时多达10多家。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会馆有4家,即金斗会馆、三邑会馆、七邑会馆、两湖会馆。


会馆(网上下载)
金斗会馆由舒城、庐江、无为、巢县、合肥等地旅居顺安的同乡会筹建而成。馆址在镇上横街北端,坐东朝西,三进一院,建筑讲究。前厅及大门楼牌飞檐翘角,工艺精湛,可见当时会馆的雄伟壮观。据史料记载,金斗会馆创办最早,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由李祖训创建。会馆大厅中堂正上方,悬挂包公像和“庐阳正气”金字匾额,展示了金斗同乡会在顺安人口多、势力强大的如虹气势。担任金斗同乡会的历届会长有:李祖训、胡传正、张礼瑞、蒯述英、刘国俊、李秉夫等。仅从金斗公馆中堂悬挂包公像这一点来看,就不难看出该馆与众不同。该馆办馆的宗旨是:举善兴帮,服务同乡。
七邑会馆由怀宁、桐城、宿松、望江、潜山、太湖、岳西等地旅居顺安的同乡会筹建而成。馆址在镇外清真寺的左侧。5间平房呈一字形排开,坐北朝南。门前筑有大院,院内花木扶疏,清香四溢,幽静别致。每年只要有大事,就开馆聚会。届时,各方名绅贤士应邀前来,商贾云集,设宴款待,好不热闹!担任七邑同乡会历任会长有:吴笑山、陆少卿等。
三邑会馆由泾县、旌德、太平等地旅居顺安的同乡会筹建而成。馆址在西街,与昔日同茂油坊相邻。其院落开阔,面临大街,古式厅堂,坐南朝北,颇有徽式建筑的特征。三邑同乡会以经商为主,财力较强,仅会馆就有土地山场近百亩,出租房屋4幢,并合股开店,有10间店铺。会馆除每遇大事开馆外,每年逢农历五月十三,便做“关帝会”,以示民风淳朴,财源茂盛。担任三邑同乡会历任会长的有:毕进巨、叶兰如、程西安、吕能桢、胡道明、张汉升、张庆如等。


会馆(网上下载)   
两湖会馆由湖南、湖北两省旅居顺安的同乡会筹建而成。两湖同乡会中,大多数是船民,江湖义气重,具有一定的帮派势力,人们又称之为“湖北帮”。会馆在新街北首,有小楼三进,坐北朝南。每当一人受欺,众人相助,官场诉讼,会馆则作为后盾。该馆由两湖同乡会的湖南人胡润麟,驻馆任职问事。
旧时的顺安轿行、会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千年古镇顺安旧貌换新颜,一座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新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作为铜陵东部城区核心区的顺安镇,荣获了“安徽省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安徽省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成功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第四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等称号,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重点中心镇”、“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新型城镇化重点联系乡镇。顺安镇凤凰山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读者朋友们,有空时,请到千年古镇顺安,走一走,看一看。游览风景如画的凤凰山,逛逛美不胜收的临津公园,重温王安石的《题顺安临津驿》,看看历经500年风雨沧桑、见证时代变迁的顺安桥……
千年古镇顺安,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