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史资料
红色史话 ▏太平街出了个新中国大使张世杰
发布时间:2022-11-22 来源:王先锋 被阅览数:

红色史话 太平街出了个新中国大使张世杰

王先锋

 

太平街坐落在原铜陵县太平乡(今义安区西联镇)

提起太平街的烧饼、臭干子,知道的人很多,但提起新中国成立后太平街出了个大使张世杰,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今天,我跟读者朋友们,聊聊从太平街走出的新中国大使张世杰的故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张世杰

据党史记载,1916年12月,张世杰出生在原铜陵县太平乡太平街

抗战爆发后张世杰追随时任铜陵沙洲游击大队大队长、解放后曾任芜湖市政协副主席的章啸衡开展抗日活动积极组织农民抗敌协会、工人抗敌协会群众抗日武装。

1938年7月张世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学习期满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部民运科工作。

1938年10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开往陵、昌,张世杰带领1个排,在繁昌孙村一带活动

1939年2月张世杰回家乡铜陵,担任中共铜陵一区区委书记在他卓越领导下,铜陵一区党组织得以迅猛发展

1939年4月中共铜陵县委成立。7月召开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张世杰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

1939年9月,张世杰接替张伟烈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

张世杰任县委书记期间,发动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新四军和游击队,组建抗日团体,壮大抗日力量。各地纷纷建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工抗会、商抗会。在洲圩区成立递步哨,在山区成立“猎户队”积极配合新四军作战。张世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建立维持会运动推动铜陵地区抗日斗争进入新高潮,受到上级党组织充分肯定。

1940年春张世杰任皖南特委巡视员

19408月,张世杰调任皖南行动委员会秘书长没过多便担任中共皖南特委秘书长兼军事部副部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张世杰弹尽粮绝被捕被押送到江西上饶集中营。受尽折磨的他,连头发都脱落了仍然参与组织狱中绝食等斗争,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英雄气概。

后来,张世杰与另一位战友趁天黑下雨逃出江西上饶集中营辗转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历经千辛万苦,最在原无为县找到党组织,回到新四军七师地。

1941年10月,张世杰担任中共铜陵敌后县委书记。

    据史料记载,2位地下交通员落入敌手,被押往汀洲据点张世杰得知,第一时间带领一名战士,赶往汀洲伪乡长朱某某。在朱家找到汉奸查全祝。张世杰当即夺了查全祝的盒子炮,命令他放人。查全祝吓得面如土色,只得遵命。

1943年3月,张世杰调任中共无南县委书记。组无南游击大队兼任政委。

另据史料记载,一次,张世杰组织掩护、转移伤病员不幸被日军逮捕。后来,张世杰领10多个战友挖墙逃脱敌人的监禁返回部队。,张世杰领导无南游击大队机智巧妙地狠狠打击敌人,令敌人闻风丧胆。

有一天,侦察人员报告张世杰,一艘测量船上有一个小队的日军,伙夫是中国青年。张世杰想方设法伙夫取得联系,摸清了船上的情况。待日军全部仓吃的时候,无南游击队队员悄无声息地船,扛起甲板上的1挺机枪6支步枪,迅疾撤离。事后,受到新四军七师首长的表扬。

1943年4月张世杰调任中共繁昌县委书记。

据中共铜陵县党史记载,1944年的一天张世杰率领游击队与 100多名日军在龙桥镇隔河激战。

战斗中,2架国民党军队飞机猛烈扫射一艘正在江中行驶的日本军舰。突然,一架飞机俯冲扫射,撞上敌舰桅杆江中,飞行员成了俘虏

张世杰队追击日军,日军无法乘舰逃跑。张世杰派当地一个灰色组织,上舰劝说日军释放飞行员。日军只得将受了伤的飞行员释放了,仓皇而逃。游击队将飞机打捞上来,收获12挺机关炮、弹药和机体残骸部件,为新四军七师师部兵工厂提供了优质军工材料,又一次受到新四军七师首长的表扬。

1945年1月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张世杰任县长。

张世杰担任县长期间,千方百计铲除铁杆汉奸

    铁杆汉奸查全宽是铜陵沙洲游击队员,投敌,馨竹难书。为铲除查全宽,张世杰以曾任铜陵沙洲游击大队长章啸衡的名义,致信查全宽的内容为查全宽弃暗投明为抗日游击队提供情报等等。张世杰通过关系,将此转交宪兵队不久,查全宽就宪兵队用刺刀捅死尸体抛到江中。此事有力震慑了其他汉奸。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张世杰任第三野战军第六纵队五十一团政委,转苏北、山东,参加了苏北战役鲁南战役、淮海战役。在山东郓城,张世杰率领的五十一团因出色完成阻击国民党王牌新五军的任务,受到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来信嘉奖。

在渡江战役张世杰率领全团登船向南岸奋进不到1个小时,便登上铜陵县紫沙洲套口接着攻占胥坝。随后沿老观嘴、新圩郜、七里埂、叶家桥、犁桥、山东圩、流潭圩一线前进迅速占领顺安。驻铜陵的国民党军队仓皇溃退

1949年4月21日晨,铜陵县城解放,成为江南解放第一城!

张世杰率领全团继续挺进皖南为皖南和全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来源网络)

据党史记载,从1950年,张世杰从事国家外事工作,历任驻捷克使馆一等秘书,驻匈牙利、阿富汗使馆参赞,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第一亚洲司副司长。

1959年,张世杰任驻尼泊尔使馆大使。他灵活执行外交政策,使中尼两国关系比较融洽。

1960年冬,张世杰以驻尼大使和中尼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身份,不负祖国的重托,终使两国长期未能解决的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到两国领导人的称赞。

此后,张世杰曾任北京市人委副秘书长兼外办主任外交部总务司代司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索马里、西班牙使馆大使等职。

张世杰不愧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为促进中尼、中索、中西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永载史册。

1985年张世杰离职北京休养,1988年9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如今,张世杰的家乡,这块红色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义安区西联镇在义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生态西联”定位,紧扣“美丽宜居”目标,发挥临长江,相拥顺安河,南向承接东部城区区位优势,精心打造“梦里水乡·生态西联”,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西联镇先后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第四批省级特色景观名镇、安徽省文明村镇四个省级荣誉称号。西联镇犁桥村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全国文明村镇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