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史资料
义安故事 | 义安古树名木
发布时间:2022-11-08 来源:王先锋 被阅览数:

    讲好义安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我们义安区(原铜陵县),古树名木繁多,遍布义安大地。

      今天,我跟读者朋友们,聊聊义安古树名木。因其甚多,我选择以下古树名木,讲给读者朋友们听。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01 相思树


《铜陵县志》图片

      据《铜陵县志》记载,义安区顺安镇凤凰山村凤凰石北下侧,有一条清澈的凤凰河,小河中段有一株奇特的枫杨树,其根长在小河两边,离水面两米处融为一体。树龄350多年,树高18 米,胸围3.6米,冠幅20米。远远望去,像一乘绿色的华盖罩在小河上。这株古老的连理树,就是远近闻名的凤凰山相思树。它异株同干连理枝,如同一对恋人,情意缠绵,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

      据民间传说,相思树成长于明末清初,已有350多年的幸存史。河东的凤家公子与河西姚家小姐,自幼同窗共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因凤家败落,凤公子虽学识渊博,能诗善文,进京应试,因无银奉献考官而落第。他因痛恨世俗浑浊而忧郁成疾。抱病返乡,行至村口,怨恨交加,终于口吐鲜血,惨死路旁。姚小姐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丧,见凤公子惨死,悲痛欲绝,终亦殉情,死于凤公子身旁,实现了“生为凤家人,死为凤家鬼”的宿愿。而丫环见小姐殉情而去,也当即撞死于路旁。出于封建族规,未婚的凤公子、姚小姐分棺葬于小河两岸,丫环也另棺葬于小姐墓侧。

      天长日久,这条小河东西两岸,各生长出一株枫杨,渐渐地向河心上倾斜长成一体,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树。丫环的墓地,后来也长出了一株枫杨树,独立成株,人称“丫环树”。

      随着历史变迁,人们一直把相思树作为爱情的象征,精心加以保护。骚人墨客,也多有吟咏。

      《铜陵县志》载有一首七律,录如下,以飨读者朋友们:

两岸生根夹一溪,树身长合一株奇。

缘为割断同心结,由此生成连理枝

暴力难分双蝶爱,流泉哀咏断肠诗。

殉情悲剧人悲痛,神化相思树也宜。


02 千年紫藤

      据《铜陵县志》记载,原铜陵县金榔乡(今属义安区钟鸣镇)闸口村庵基缪村前约半华里的路边,有株千年紫藤,胸围约1米,长约数十米,緾绕在黄连木、石楠两株古树上。紫藤右侧还有两株女贞,高约10米,胸围0.75米—1.26米。紫藤一杈将黄连木紧紧搂抱,向四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藤枝交错,枝条浓密,覆盖面积约80平方米,宛若巨龙腾空而起,直奔云霄。

      有一个神话传说,这株古藤乃何仙姑下凡,在人间察访时走累了,在当地土地庙前小坐休息,解带宽衣,凉爽身体。何仙姑离开时,居然忘记带走两根绿丝绸腰带。后来,化为两株紫藤,连为一体,长势旺盛,枝繁叶茂,历久不衰。


《铜陵县志》图片

      紫藤,作为庭院和廊亭主要绿化的配植树种,适宜就池畔、水滨、起坐间、食堂附近,以及大门入口处裁植。待到夏日炎炎时,绿叶满架。繁英婉垂,休息其间,倍觉清凉。紫藤也可盆栽,选择矮小株品,如一岁藤、南京藤等,加以人工培育,养成强劲、苍老姿态,陈列室内,雅气生辉,令人心旷神怡。

      紫藤,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压条或分蘖,但以压条较为常见。入冬落叶后,将作压条的枝条,略去其皮,将其压伏地面,覆以肥土,用水润之,促其生根。待其充分发育成苗,然后与母体切除,植之即可。也有的将山间野生的紫藤,掘回栽植。


03 杉木王

      据《铜陵县志》记载,义安区叶山林场东侧山脚下,有株千年的大杉木,树高26米,胸围4米,冠幅12米。离主干向上2—3米处,生长着胸围30—60厘米的支干,像双臂左右展开,热情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铜陵县志》图片

      这株杉木,因为生长环境优越,土地肥沃、通气透水,扎根很深。加上周围的山岗坡势徐缓,林木葱茏,给它筑起天然屏障,既可挡住大风,又不遮蔽阳光,故老树不老,顶部枝杈已经恢复青春。这株古树,在全国也不多见,早已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杉木是常绿乔木,属杉科。叶似针形,呈螺旋状排列。杉木是南方特有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主要优点是生长快、树干直、树冠小、产量高 、材质好、用途广,深受群众喜爱。

      据林业史料介绍,杉木生长快,只要栽植在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头3年垦复培土,除去杂灌杂草,15年即可作建筑用材。树冠小,遮地面积就小,每亩可裁植150株左右,15年后一亩可产材10立方米。比一般用材林产量都高,加之它材质耐腐,轻而抗压、圆满通直,加工性能好,为南方主要的建筑、家具用材树种。

      杉木繁殖方法很多,可以用种子育苗,枝叶扦插,萌芽更新,以及天然更新等。很多针叶树种,不具备杉木这些特性和繁殖能力。杉木王的存在,说明铜陵有着悠久的杉木栽培历史。


04 闸口银杏


闸口千年银杏

      据《铜陵县志》记载,原铜陵县金榔乡闸口村胡村,有1株古银杏,树龄近千年,树高26米,胸围5米,冠幅20米。在其接近地面2米处的根部,衍生出4株小银杏,胸围均在1米左右,如同茁壮生长的孩子,拱卫着母亲。

     银杏是中国的特产树种,以其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被视作“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郭沫若在《银杏》中称之“中国的国树” 。由于银杏是史前世界的植物,林学界尊称它为“活化石”。大约1亿多年前,欧亚大陆到处都生长着银杏,后来由于冰川的袭击,使它在一些地区灭绝,遗体埋于地下成了化石。由于我国冰川是间断性高山冰川,因此冰川缝隙间的银杏便得以生存下来,绵延至今,成了人们研究古代裸子植物形态的珍稀活材料。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亚门银杏科银杏属,该科仅此一属一种,更显得珍贵。

      银杏是一种生长很慢的树,祖父种树,到孙子辈才能成材,因此原名公孙树。史料记载,药圣李时珍早年就考证过:“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果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今名白果”。

      据林业志书记载,银杏寿命一般长达千年,是寿命较长的园林景树,也是世界上长寿树种之一。我国不少地方有银杏树,多见于古寺名刹、村庄古墓旁。它树干端直,枝条蓬勃。叶片形如小折扇,青翠莹洁精巧。一树参天,云冠巍峨,葱茏庄重,浓荫密布,别具古朴清幽之致,令人赏心悦目,不禁油然而生超然洒脱之情。

      银杏是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枝条有长枝与短枝之分。长枝由预芽抽生,多为生长枝。短枝由腹芽形成,多为果枝。雌雄异株,偶有雌雄同株。每年10 月中旬,果实熟透,自然下落。

      银杏适应性强,从广东至东北,都可栽培。它喜温暖湿润,怕涝,长江流域种植最为适宜。孤植不及群植生长结果好。它的繁殖方法,常用种子播种育苗,实生苗结籽慢。如用嫁接方法,可提早8至10年结籽。

      银杏实生苗也可盆栽,以直干式或悬崖式为宜。幼苗期枝条生长快,必须注意剪枝。后生的短枝,就不必修剪,夏季注意浇水,不要使它干旱。每年春季,要换盆一次,添土加肥,以保持其新鲜劲挺。

      银杏树木质密致,不易开裂,可用作大建筑物及精细品的材料,在国际木材市场上素享盛名。种子可炒食,制蜜饯。入药,有敛肺定喘作用,主治痰咳、哮喘、遗精、带下、便频等症。从银杏叶中提取出的黄酮类成分,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银杏叶煎水,可洗治灰指甲,漆疮肿痒以及未溃的冻疮。银杏一身是宝,我省及外省一些地区一直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05 桂花王

      据《铜陵县志》记载,原铜陵县金乡水龙村甘棠曹背后西明寺山门前,有一株桂花树,树龄200余年,树高10米,胸围13米,冠16米。每逢开花季节,浓香四溢,沁人肺腑,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桂花,常绿小乔木,属木樨科,高可达10余米,枝叶密生,花簇生于叶腋,树冠呈球形,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四种:每当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在崇山峻岭之中,放眼望去,那“丹葩绿叶,锦绣相叠重”的为丹桂。那花色桯黄,妖艳绚丽,馨香十里的为金桂。那“雪花剪鹅黄”,清姿雅质花香飘远的为银桂。那花期特长,除严寒酷暑之外,花可陆续开放的为四季桂。


西明寺山门前桂花王

      据史料记载,桂花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经济社会生活,有不解之缘。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视为“天降灵实”,看作崇高、美好、喜庆、吉祥的象征。称赞良好的儿孙,为桂子兰孙。以桂花和月亮为题材的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世世代代相传。人们称月宫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而科举时代则把进士及第称为“蟾宫折桂”。

      桂花树,不仅是极好的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很早就知道,桂花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桂花经盐渍、糖渍后,可用作蜜饯、糕点等食品香料。入药,可用作各种化痰散瘀的药品。桂花树木材纹理缜密美观,具有光泽,是雕刻和木制工艺品的良材。因此,桂花树是人民群众最喜爱、最推崇的树种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读者朋友们,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全社会之力,护绿水青山,为谱写现代化幸福美丽铜陵建设新篇章,奋力拼出一个新铜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笫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