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史资料
义安故事 ▏话说古时义安天王富览
发布时间:2022-11-08 来源:王先锋 被阅览数:

    我们义安区(原铜陵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山川壮丽。

      自古以来,义安名胜古迹繁多,遍布义安大地。

      讲好义安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我跟读者朋友们,聊聊古时义安天王富览的故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据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铜陵县志》记载,铜陵城关(今义安区五松镇),俯瞰大江,仰倚崇山,帆樯往来,一日千里,势若出水芙蕖,形胜最佳者也。又八景曰:天王富览、五松胜游、石耳云根、曹韩沙谶、铁船遗迹、禅寺晓钟、县河晚泊、铜阜栖灵。

      天王富览,是古时义安八景之一。

      天王山,在县城西北200余米,宋时县尹张孝章,在该山建有一亭,名富览亭。登天王山富览亭游览,观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

      据清乾隆《铜陵县志》记载:天王山,在县西北,列若屏障,县治建其前,天成包络之象,旧有护法寺,因以名山,而拱群峦,大江西绕,中拥城堞,烟火万家,一览拓人心目。上有富览亭,宋贤王十朋有诗,后人属和甚伙。宋周必大录山中有富览亭,“望江流三夹,对岸即濡须”也。


清乾隆《铜陵县志》载图《铜陵县疆域总图》

      从清乾隆年间铜陵县疆域总图上,可以看出,天王山在铜鼓山(即今天的笠帽山,其顶状如铜鼓,亦似箬笠,俗名箬帽顶)东边。

      古代有不少知名诗人词客曾咏颂天王富览。他们眼中的天王富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

天王富览

彭文炜

登高作赋我何能,遗址犹怀富览亭。

宛转湾头双鹭白,迢遥江上数峰青。

何须饮满诗方就,会见人豪地已灵。

不信天王空峙立,长松隐隐望飞軿。


天王富览

杨 泰

剧爱天王景色嘉,凭高拭眼见天涯。

水声东注从三峡,山势南来自九华。

远浦茫茫舟上下,隔淮漠漠树交加。

五云翘首京畿近,虎踞龙蟠入望赊。


登天王山

吴文梓

青山郭外见村廛,羽士堂开万木巅。

七碗能令尘吻爽,一尊偏爱绿阴连。

清虚不减玄都兴,雅致常随彩笔传。

高柳新蝉鸣又歇,徘徊直待夕阳天。


登天王山

佘 翘

上游锁钥控南州,暇日邀宾选胜游。

境转天王堪眺望,尊开地主有风流。

松林涛拥江声合,萝磴寒飞暑气收。

一自岘山留碣后,使君遗爱足千秋。



登天王山

陈嘉泽

萧萧静掩味还幽,闲偶同侪揽胜游。

万叠波涛撑玉柱,千家城郭巩金瓯。

推敲好句杯中落,继续晴岚望里收。

山峻水长风自在,登临对此更悠悠。


天王山登眺

佘心裁

两岸乾坤收一顾,四围花鸟落千岗。

好山好水图难尽,富览应教引兴长。


登天王山·天仙子

翁金堂

      水色环山明四傍,时度香风松顶上。画檐高压鸟飞低,轩牖敞,凝眸望,几点青青天际嶂。

      韶华晚来添色相,刚见苍天将月放。一轮入座一垂江,澄波漾,轻风荡,玻璃光与珠帘扬。


      
秋霁登天王山·踏莎行

蒋应仔

      翠柏枝头,黄花叶底。雨余黛色净于洗。江云缥渺挂晴帆,微凉漱波入罗绮。

      人静堂虚,琴问鹤趾。御风直上空山里。断霞孤骛夕阳边,雁声脉脉愁万缕。


天王山

吴襄

矫首凌江表,龙冈此地同。

松深寒气重,苔碧翠烟笼。

上界传清籁,诸天散晓钟。

梵云飞不远,只在此山中。


春日张明府游天王山

侯思芹

使君此日问山灵,乘月移樽富览亭。

水落天根三峡近,树连云脚五松青。

石林句就僧俱寂,草阁谈开我共听。

满座春风欢聚壁,应知太史夜占星。


      据史料记载,天王山有一亭,名富览亭。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系飞檐翘角、碧瓦朱甍、雕梁画栋的古典式建筑结构。高约5米,坐北朝南,三面砌墙,东北开一门,西南为四根合抱粗的廊柱。亭门精雕细镂,上悬黑底金字横匾:富览亭。亭内长约 8.9 米,宽约 4.5 米。亭堂横开3间,窗明几净。后壁正中挂着王梅溪题“崖一览”横幅。亭内间置台几,中列圆桌、椅、凳,供游人小憩。四壁悬有耆宿、名流登临览胜而题赠的诗词与楹联。亭前叠石成岩,石廊拥抱。亭的四周,古木参天,瑶花吐艳,琪草含芳,别有一番情趣。

      “江山留胜迹,后辈复登临。”据《铜陵县志》载,自南宋至清代,慕名而来,结伴登临的名人雅士就有20多位,写下赞美诗章30多首。仅清代铜陵耆宿登亭览胜而题的楹联就有数十副之多。

       南宋铜陵县令张孝章《题富览亭》诗曰:

碧瓦朱甍接翠崖,周围无地着纤埃。

山从云脚断边出,水向天根尽处来。

去蜀征帆轻渺渺,隔淮春树绿洄洄。

偷闲一到尘襟涤,坐见星河落酒杯。

      此诗写景景真,抒情情深,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

      铜陵人查富玑,曾任上海海关道台(二品官员),返回故土后,登富览亭纵览,题赠楹联云:

      我从辽海归来,看大江依旧,榭阁重断,把酒快临风,直上层峦极顶

      地本松城名胜,有铜鼓高峰,铁船遗迹,凭廊供远眺,竟忘寺静嚣尘。

      此联表达了作者从异地他乡返回故土时亲切喜悦的心情。

      数百年来,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富览亭饱经风雨,几经兴废。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期,亭阁已经颓旧。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铜陵县令褚邦礼率众捐资,重新修葺。抗战期间,毁于侵华日军炮火。今遗址尚在。

      下面,我从清乾隆《铜陵县志》中抄录以下古代诗人词客咏颂富览亭诗词,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清乾隆《铜陵县志》书影


富览亭

郭肇鐄

山光墨汁景常新,韵绕炉香笔绘春。

点缀千岩持赠我,携来满袖不忧贫。



富览亭

褚邦礼

云横翠叠望中新,收尽岚光拾尽春。

最爱饶州贤刺史,不同俗吏叹官贫。


上巳同诸子饮富览亭

陈 琦

犹带南楼醉,登高集众贤。

花宫亭午日,樵径暮春天。

麦浪沧江外,人家绿柳边。

幽情恣觞咏,差似永和年。


富览亭

王十朋

一望之中万象新,铜官宝嶂悉生春。

风光拼取收囊底,宦况于今也不贫。


富览亭

佘 懋

迢迢绝嶰构亭新,南北江山万斛春。

奚囊谁载裁云句,日赋千言也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