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增强公共服务功能
——关于做好档案馆相关工作的视察建议
根据2021年工作安排,4月23日,区政协深入区档案馆开展专项视察,通过现场察看和座谈协商,对我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就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议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义安区档案馆为区委直属事业单位,为市县级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现馆藏文书、科技、民生等多门类档案31.85万卷(件)。根据2019年区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区档案馆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名;内设机构3个,分别是办公室、征集利用股(电子档案管理股)、档案保管股(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目前全馆共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参公管理8人,事业单位统筹1人,编外聘用人员2人。
二、存在问题
(一)档案馆基础设施相对老化。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达标面积是4600-6800平方米,而区档案馆面积只有1700米,严重不足,且基础设施相对老化,有许多设施与标准化档案馆严重不符。
(二)档案宣传教育基地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档案馆馆藏丰富,但市民对此知之甚少,有许多有价值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档案资料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我区档案管理工作已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但管理专业人才(如计算机专业)匮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四)档案工作经费保障不足。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每年均有投入,但与实际要求还存在差距,特别是档案保护专项经费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紧扣中心强化档案利用服务,
为利用者排忧解难,尽最大努力满足利用者需求,同时要拓宽利用渠道,丰富档案社会功能,为我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二)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工作。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强化档案馆与周边环境的管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做好消防、保管环境、网络、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对五松城区已搬迁的其他单位原有的办公用房进行改造,作为档案馆用房,使区档案馆达到二级馆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展示馆,拓展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使其成为展示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学习的基地。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扩充档案馆专业人才力量,尤其是数字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树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加大对档案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